編者/作者/譯者簡介

編者簡介

▍李齊
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博士生。因為好奇而來到台灣,亦經歷意外的旅程。她持續進行的工作關注小劇場實踐者的生命歷程,移動與治理技術,以及近半世紀以來台海兩側的政治-經濟轉折。她也為不同國家/地區的獨立媒體和研究機構撰寫文章和評論。她是2018 年12 月國立交通大學(今國立陽明交通大學)文化研究國際中心「民眾在何處?─亞際社會民眾劇場工作坊」的統籌。

▍雷智宇(Zikri Rahman)
他一直透過「街頭書坊」(Buku Jalanan)與不同的教育和文化行動團體進行各類社會-政治計畫的合作。「街頭書坊」是他於2011 年協同創辦的一個街頭圖書館運動的根莖網絡。作為一個鬆散的文化與知識工作者的運動,「街頭書坊」關注知識生產模式的去中心化。除此之外,他隸屬於「人民歷史中心」(Pusat Sejarah Rakyat),一個專注於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人民歷史的獨立檔案研究中心。他也是「文學之城」(LiteraCity)計畫的發起人,這個計畫致力於建構吉隆坡的文學和文化地圖。目前,他是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碩士研究生,他與多個即時平台合作,是一位作家、獨立研究者、譯者和播客製作人。

▍劉紀蕙
美國伊利諾大學比較文學博士。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文化研究國際中心主任,亞際文化研究國際學位學程教授,台聯大文化研究國際中心暨亞際文化研究國際學程主任。專長:精神分析與批判理論、當代歐陸政治思想、東亞現代性、邊界政治、內部殖民與知識解殖、不平等公民、藝術介入。


作者簡介

開幕之夜策展人
▍姚立群(台灣)
1965 年生於台灣。劇場製作人、導演。現任牯嶺街小劇場館長、身體氣象館負責人。長期以製作、國際藝術節與工作坊等推動台灣與亞洲、歐洲等地的表演藝術交流。此外,舉辦多屆「第六種官能表演藝術祭」與「暗中有戲工作坊」,發展視障者等身心障礙者表演藝術。另為「亞洲相遇匯演計畫」成員、「台灣國際實驗媒體藝術展」聯合發起人。

攝影
▍許斌(台灣)
出生於台南,紀實攝影者。三十多年來,他記錄解嚴後台灣各種現象,以及現代劇場的幕後、幕前。

作者(依文章篇序)
▍Glecy Cruz Atienza(菲律賓)
菲律賓大學迪里曼分校人文學院的專任教授,教授菲律賓文學、創意寫作和菲律賓戲劇。屢獲殊榮的表演藝術家、導演、編劇、散文作家、小說家和戲劇學者。「菲律賓教育劇場協會」(Philippines Educational Theater Association, PETA)的一名資深藝術家,曾參與發起一些已具規模的劇場活動,如PETA-MTTL “Dula Daluyan”、PETA美學研究會議和PETA女性劇場課程。目前領導著一個以馬尼拉大都會為據點的劇場工作團體「ALYANSA」和一個名為「Guro sa Sining ng Bayan Inc」(GUSI,人民藝術教師)的團體。

▍Muhammad Febriansyah(印尼)
馬來西亞理科大學(檳城)社會科學系講師。於馬來西亞國立大學馬來西亞與國際研究所 (IKMAS)獲得博士學位後,曾任教於馬來西亞國立大學歷史、政治與戰略研究學系講師 (2013-2015)、諾丁漢大學馬來西亞分校亞太研究所訪問研究員(2016-2017)。研究興趣為馬來西亞和印尼兩地的文化政治、社會運動及青年次文化。新近發表作品有“Alternative or Mainstream? Malay Independent Book Publishing in Malaysia”(Zawawi Ibrahim, Gareth Richards and Victor T. Kings [eds.], Discourses, Agency and Identity in Malaysia: Critical Perspectives [Springer, 2021])。

▍安筱霏(Ratu Selvi Agnesia)(雅加達)
雅加達年輕女性劇場研究者,從事劇場製作、劇本寫作及策畫,亦以作家及自由記者身分進行劇場研究。獲得印尼大學人類學碩士學位,主要透過人類學的方法研究當代印尼劇場。曾於不同重要媒體上發表多篇與社會及文化議題相關的文章,並曾獲邀到紐西蘭及其他印尼藝術機構進行藝術駐村。

▍丁東(Dindon W. S.)(雅加達)
「墓地劇團」總監。從小熱愛各種故事及傳統表演,長大後亦因對舞台的熱愛,與朋友一起創立墓地劇團。朋友稱呼他為“AA”,他是導演,也是一名精力充沛的演員。作品包括Raong-raongDanga-dango 1,2、《狗馬戲》(Sirkus Anjing)、《13 號按鈕》(Tombol 13)、《塑膠球猴子面具》(Topeng Monyet Bola Plastik)、《玩偶戲》(Sandiwara Dol)等。墓地劇團以身體劇場的方式作為排演的基礎,這方法在澳大利亞、荷蘭、日本、馬來西亞及印度各地亦為眾多劇團使用。他經常與海外作文化交流合作、舉辦工作坊,尋找新的靈感。他關心社會,並嘗試打開新的空間,創造旁人認為不可能的可能性。

▍Richard Barber(澳洲/泰國)
博士,劇場工作者,獨立學者。擔任澳洲墨爾本「自由劇場」共同總監,同時也是泰國「油甘子劇團」的顧問。1987 年以來,一直從事劇場工作與社會運動,並專注於亞太地區的跨文化及應用劇場實踐。

▍Robin Weichert(東京)
畢業於德國海德堡大學並取得文學碩士學位,現於東京的法政大學任教。曾在日本各地、北京和台北參與帳篷劇演出。

▍區秀詒(馬來西亞/台灣)
出生長大於馬來西亞,目前生活與工作於台灣。創作主要以錄像、觀念、裝置等混合形式,探討和擴延影像與影像製造以及和歷史、政治、權力之間的關係。「2018 年亞太釀酒基金會傑出藝術獎」(Asia Pacific Breweries Foundation Signature Art Prize,亞太藝術獎)決選藝術家之一,作品曾在首爾MMCA、東京森美術館、柏林世界文化宮(HKW)、上海外灘美術館等場域發表。「數位荒原」特約作者,吉隆坡「亞答屋84 號圖書館」(Rumah Attap Library and Collective)共同創辦人之一。

▍韓嘉玲
台大歷史學碩士、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。歷史研究工作者、農村教育研究者與行動者,關注並致力於中國大陸弱勢人群社會公平的相關議題研究。著作有《社會發展的理論與實踐》、《播種集:台灣農民運動人物志》,以及關於流動人口、農村扶貧政策、城市流動兒童、農村發展等議題的論文多篇。

▍王墨林(台灣)
劇場導演,行為藝術表演者,文化批評者。上世紀八○年代投身解嚴前後台灣小劇場運動,一路創作至今。編導作品在亞洲多地上演,近作包括《再見!母親》(2009-2010)、《荒原》(2010)、《天倫夢覺.無言劇2012》(2012)、《長夜漫漫路迢迢》(2012)、《安蒂岡妮》(2014)、《哈姆雷特機器詮釋學》(2015-2016)、《脫北者》(2017-2018)、《母親.李爾王》、《王子.哈姆雷特》(2021)等。撰寫專著、評論多篇。

▍鍾喬(亞際)
劇作家,導演,詩人。生於1956 年,台灣苗栗三義人,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,「差事劇團」負責人。八○年代中期,接觸了「鄉土文學論戰」與左翼思潮,深受陳映真先生影響,曾參與《夏潮》雜誌,擔任《人間》雜誌主編。九○年代後和亞洲第三世界與民眾劇場工作者接觸,成立差事劇團,推動具有民眾劇場性質的身體行動劇場。曾編導劇場作品,並從事劇場相關的文化論述。寫作散文、小說與報導文學。最無法忘懷的是:詩的寫作。

▍阿道.巴辣夫.冉而山(花蓮太巴塱部落)
冉而山劇團團長、導演。太巴塱部落,磐扎,阿美族人。少時,是「放羊的小孩」。年輕時,是個「流浪漢」。中年時,稍解歌舞劇場為何物。老了,愛塗「泥巴」。

▍夏曉鵑(台灣)
現職為世新大學社會發展所教授,同時也是致力於婚姻移民運動的行動者。於1995 年創辦「外籍新娘識字班」,促成「南洋台灣姊妹會」的成立,並與伙伴們共同創設了「移民/住人權修法聯盟」(移盟),已成功推動幾項移民相關的法令政策的改革。同也積極參與為移民創設的國際組織,是「婚姻移民權益與培力聯盟」(Alliance of Marriage Migrants’ Organizations for Rights and Empowerment)的共同創辦人,並擔任「國際移民/工聯盟」(International Migrants Alliance)國際執委。

▍李秀珣(台中石岡)
本名李月蘭,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畢業,現為民眾(社區)戲劇工作者、家庭照顧者。1992 至1999 年,「江之翠劇團」團員,接受現代戲劇、傳統南北管及民俗藝陣等訓練。同期為南管戲曲傳習計畫講師、演員、樂師。2000 至2018 年,「差事劇團」團員,擔任演員與戲劇工作坊講師。2000 年至今,擔任「石岡媽媽劇團」駐團講師。2010 年至今,中部「168 劇團」創團團員。2011 年至今,擔任雲林縣莿桐鄉麻園村社區劇場講師及「丑客聚社」創團團員。2007 至2008 年、2014 至今,擔任台南「土城仔鄉音劇團」駐團講師。2011 至2017 年,「南洋姊妹劇團」戲劇講師。

▍吳思鋒(台灣東部)
劇評人,澳門《劇場.閱讀》季刊副主編

▍白大鉉(釜山)
1998 年,加入「漢江劇團」,與所有成員共同即興創作了一齣與社會問題相關的戲。在這個劇團裡接受訓練,並學習了很多劇場方面的知識。2001 年,決定離開「漢江劇團」,畢竟與所有人一同創作劇場並非易事。兩年後,嘗試著以劇作家為志業。但他發現自己在戲劇創作上沒有什麼天賦,因此再次專注於作為演員的訓練。2007 年,來到釜山,加入了「勞動文化藝術團在此」,為工人創作,也與工人們一起製作劇場。可他意識到了一件事,那就是自己真正想創作的,是一部更為深刻、更具實驗性的戲。於是2008 年,與搭檔洪承伊成立「戲劇遊樂場SHIIM」。自此,一直擔任「SHIIM」的製作人,同時也是劇團的演員。

▍洪承伊(釜山)
來自韓國釜山劇團「劇場外」的表演者。2018 年,與台灣導演王墨林合作作品《脫北者》,並參加了國立交通大學(今國立陽明交通大學)主辦的「民眾在何處?─亞際社會民眾劇場工作坊」。與已故日本導演大橋宏合作「亞洲相遇」的作品《漫步》後,她徘徊著,尋找自己的劇場語言;她暫時停止了國際交流活動,尋求與釜山當地及韓國國內的劇場工作者合作,珍惜從前輩們以及「戲劇遊樂場SHIIM」的活動中習得的養分。

▍趙川(中國大陸)
作家,劇場編導,藝術評論及活動策畫人,2005 年開始的民間戲劇團體「草台班」共同創建和主持者,創作邊緣但社會性極強的當代劇場作品。與草台班同仁激勵普通人投身劇場和創作,強調問題意識以及藝術與社會生活的關聯。草台班集體創作包括社會劇場三部曲:《狂人故事》(2006-2007)、《小社會》(2009-2011)與《世界工廠》(2014-2017)。

▍王楚禹(中國大陸)
當代藝術家,行為藝術家,策展人。1974 年出生於中國陝西,1994 年開始在北京從事藝術創作至今,參與多個國際行為藝術節。2016 年創辦「潛行」藝術機構。近期劇場作品包括參演劇場《哈姆雷特機器詮釋學》(2015-2016),導演劇場作品《D民手案》(2017),導演觀念劇場《工會》、《香港人》(2018)。

▍劉馨鴻(台灣)
2015 年後玉泉特訓主要參與者。參與的「柳春春劇社」製作包括《惡童》(2017)、《美麗2017》(2017)、《美麗2019》(2019)及《PLAY》(2020)等。

▍Assane Alberto Cassimo(莫三比克)
「家劇場」(Teatro em Casa)協會的統籌和創始成員。熱愛社區並希望為其做出貢獻,因此在十六歲時申請加入了學校劇團。目前為止,已經參與了十多場劇場表演,與多位莫三比克的藝術家進行合作,並錄製了多部有關安哥拉和莫三比克運動的廣播劇集。創作劇場加強了他與社區的聯繫,因為台上和台下之間的距離越來越小,觀眾也更樂意在表演結束後與演員互動。亦參與製作了一些莫三比克電影如《滿月之夜》,以及一門錄像課程。希望能在未來攻讀表演藝術學位。

▍郭亮廷(台灣)
國立藝術學院(今國立台北藝術大學)戲劇系學士,巴黎第一大學美學系學士,雷恩第二大學劇場研究碩士。現為國立中正大學中文系兼任講師,藝評人及譯者。文章散見於《表演藝術雜誌》、《今藝術》、《藝術觀點》等刊物。譯有《疊韻》、《無用之用》、《與脆弱同行》等書。


譯者簡介(依文章篇序)

▍李丁
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博士生,現階段專業研究領域為中國現代木刻版畫運動。研究興趣包括清末民初小說插圖、女性主義藝術史、媒介技術現代性、參與式藝術等。

▍黃雋浩
香港人,離鄉多年,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亞際文化研究碩士生。自園區逃逸的延畢仔一枚,以打工度假為題的論文迷走中,暫安身於天龍國境外的地方青年(?),往復於八德、鶯歌和新竹。最近跨足社區文創和飲食,在陶瓷之鄉的河畔露天洗車場搭起一個寮,希望以之分甘同味,一解鄉愁。

▍吳庭寬
文化工作者。關注馬來群島,尤其是印尼移工的藝文實踐,試圖透過藝術協作,發展多聲與跨界的敘事,並探索勞動與移動背後的歷史事實。

▍胡明
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博士生,曾任中英文編輯、英文教師、自由譯者。

▍劉岩
文字與影像作者,研究者,翻譯者。曾與Robin Weichert 一起參與帳篷劇。

▍延光錫
任教於中國浙江海洋大學中文系。

▍白真松
1991 年生,現為國立清華大學亞際文化研究碩士生。目前致力於研究對以歷史性民眾為主體的「思想」(民本/和平/生態)與「民眾思想」此一核心點的亞際文化研究(去冷戰/殖民/帝國/資本)。同時,也關心共同體研究(東亞公民社會/文化政治)。

▍葉寶儀
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碩士班在讀。研究興趣包括全球左翼歷史與政治、批判理論、政治與美學等。現從事自組織藝術團體的口述歷史計畫與香港左翼歷史的相關研究。